佛门里天天念回向偈:「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」讲到「恩」,今天我们接受别人的恩惠,好像是应该的,感恩的念头都生不起来,这怎么得了!别人赠送、供养我们东西,许多人连「谢谢」这一声都没有,表面的敷衍都没有,然后才想到这个社会怎么不遭难!这是忘恩负义。忘恩负义之人,不会有好果报。 四重恩,第一是「父母恩」,第二是「老师恩」,佛菩萨是老师。父母生我们、养我们,这个恩德不能忘记。如何能报父母恩?自己成圣成贤,断烦恼,开智慧,了生死,出三界,这是真报父母恩。佛家谚语常讲:「一子成佛,九祖生天。」我们不能成就,怎么能报父母恩?诸位读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就知道,自己修行有成就,过去的父母、祖父母、曾祖父母都沾光,都超生。我们的智慧得自于老师,若不是老师的教导,我们怎么知道世间有佛法?怎么知道世间有圣贤的教诲?所以,老师的恩德比父母还大。 第三是「国家恩」,从前讲国主恩,你没有国家,你在今天这个社会没有国籍,你是世界上的流浪者,没有国家保护你,身心都得不到安稳。古人讲「食毛践土」,我们生活所需是这个地上生产的,来供养我们这个身体;我们居住在这块土地,这块土地对我有恩,所以,要知道报恩。 第四是「众生恩」。一切众生对我有恩,为什么?人是社会动物,离不开人群生活。我们吃的东西是农夫种的,穿的衣服是工人织的,所有社会一切大众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,都有恩德。古人讲:「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」,知恩报恩才是个人。如果你不知恩,不知报恩,说老实话,连畜生都不如,因为畜生都懂得报恩。 由此可知,忘恩负义的人不懂得做人的道理,果报决定在阿鼻地狱。知恩报恩是「行好事」的先决条件,这是「行好事」的大根大本
。在佛法里面,到什么地位的菩萨才落实知恩报恩?《大智度论》说,知恩报恩是二地菩萨以上主修的课程,所以二地菩萨才真正落实了。 回向偈只有八句,而「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」就占了两句,因为这两桩事情要紧!古大德、诸佛菩萨、法身大士确实受人滴水之恩,必定涌泉为报,对于恩德念念不忘,所以我们尊称他为佛菩萨,尊称他为法身大士。 而「上报四重恩」,我们要拿什么报恩?「愿以此功德。」如果你每天认真修行,那是功德;若是敷衍塞责,你念回向偈就是自欺欺人。这一定要晓得。 (转自学佛网:http://www.xuefo.net/nr/article23/230345.html)(转自学佛网:http://www.xuefo.net/nr/article23/230345.html)的人生,一味自暴自弃,是消极悲观的人生。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,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。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,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。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,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,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,每每乐观中肯定地赞赏自己。 第十五:多用善眼看世界 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友。处处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,那么人人都变成坏人,也就无法和平相处。以恶的眼光看世界,世界无处不是破残的;以善的眼光看世界,世界总有可爱处。自己多看别人的长处,就会越瞧越可爱。 第十六: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,也是没有必要的,讨好每一个人,等于得罪每一个人,刻意去讨好别人,只会使别人产生厌恶,亲近别人要自然,投机心态要改变,有时间讨好别人,不如踏踏实实的做事,讨好别人总是靠不住的,自己努力才是实实在在的。一味讨好别人就会失去自我,充实自己很重要。 第十七:木已成舟便要顺其自然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,再去悔恨以前的行为,一点益处都没有,唯一明智的办法是,如何妥善处理后面的事情,别让事情弄得更糟糕,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,已刻成舟的木头是无法恢复原状的,知道了这些简单的道理,就能心平气和地处理遗留的问题。悔恨无任何益处,别把事情弄得更糟。 第十八:物质虽贫乏心理不潦倒 物质贫乏不可怕,可怕的是心理贫困。贫困常与潦倒相连,人穷常与志短想关,心理贫困,富也会沦为贫穷,心理富足,穷也能转为富裕。物质贫乏加上万念俱灰,会很快摧毁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,需自信自强,虽暂时物质贫乏,但好日子也会很快到来,人穷志不短,自强志不息。 第十九:福中有祸 祸中有福 莫被一时之得失冲昏头脑,一味陶醉于暂时的胜利,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,切莫居功自傲,洋洋得意,陶醉胜利,意味着驻足停顿,陶醉胜利,意味着失去警惕,人生路上要永不忪懈,胜利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路标。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,只有努力,努力,再努力。莫为一时之得所迷惑,谁笑得最晚,谁笑得最开心。 第二十:重要的是活得充实 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,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,总忧虑明天的风险,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,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?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,总幻想那些不可能实现的,今天的心情怎能安静?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,都是痛苦之源,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,痛苦源于不充实,生活过得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。 第二十一:人生应当欢乐有度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,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。物极则反,数穷则变,大凡快意处,即是多病处。棋可遣闲,易动心火。……一鼓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,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。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,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,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。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,欢乐有度就会欢乐常伴。 第二十二:换一种活法也许更快乐 当自己在工作中极不顺心,处处感觉都是围墙时,否有必要换个环境?当自己在婚姻中极不开心,时时感觉都是冰窖,是否有勇气冲破围城?当自己已习惯逆来顺受,是否会挺起胸膛说不?有自信、能自强的人,就会善于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,别太窝囊地活着,舒心是快乐之精灵。 第二十三:不妨暂时丢开烦心事 人生实在是太苦短,自己何必总是活得不开心。有烦恼是正常的,没有烦恼才是不正常的。要是自己心情不好受时,不妨去看一次电影,不妨去听一段音乐,不妨去唱一支歌曲,不妨去打一个电话,不妨去享受一下阳光……让烦恼心事见鬼去吧,要先开心一乐。 第二十四:看破身外之物 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,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,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,百般看重地位、财产,以及待遇、名誉等东西,自己一旦失去这些,便是沉重的打击,常会痛不欲生,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,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,那么快乐离我们就会相当遥远的,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,需把握好自己。 第二十五: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;有的虽然得到了,其代价却巨大无比,许多哲人都说,幸福是种感觉。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。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,与人的心境、心态密切相关。先哲人们说:得之愈艰,爱之愈深,拥有幸福,常思艰难。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的存在,是自己的最大悲哀。幸福就是种感觉,不知足,就永不会觉得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