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贤行愿品结缘网
普贤行愿品结缘网
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
主页/ 禅理故事/ 文章正文

佛故事之四-佛陀出家,抛弃的正是世人眼中的幸福

导读:佛故事之四:佛陀出家,抛弃的正是世人眼中的幸福上一篇讲佛陀的诞生,我们只还原他本来的面目,并非天生的圣人。同样的,佛陀出家也是,不会有多余的神秘感以及种种妄加猜测。大部分的佛传,都不厌其烦地说佛陀...
佛故事之四:佛陀出家,抛弃的正是世人眼中的幸福

上一篇讲佛陀的诞生,我们只还原他本来的面目,并非天生的圣人。同样的,佛陀出家也是,不会有多余的神秘感以及种种妄加猜测。

大部分的佛传,都不厌其烦地说佛陀出家前“四门出游”的故事,故事也非常形象,甚至能看到佛传作者的“别有用心”,简单地把佛陀出家归于偶然。

可是,这种别有用心的偶然,不免显得太突然了,有很多戏剧化、形式化的成分,一点也不亲切。

有人要问,难道不是这样的偶然,引起佛陀的出家之心吗?当然不是,出家有佛陀自己的缘由,何必要托别人编造的形象故事

《阿含经》中有一卷《柔软经》记载,佛陀在祇园精舍说法时对比丘们说道:“比丘们,当初我在父亲的家里时,过着世人所认为的非常幸福的生活,完全不知道什么是苦痛。父亲的家里有很大的浴池,并且种有青色、白色、红色三种高贵的莲花,十分好看。我的房间里烧的是上等的檀香,我穿的衣服是上等的丝绸特制而成,我外出时有人专门为我打伞。我拥有三个别墅,一个春天用的,一个夏天用的,一个冬天用的。在多雨的夏季,我甚至三四个月不要出门,就在别墅里过着舒适的生活。还有,别人家的仆人门客都吃粗茶淡饭,我家的仆人门客却吃米饭和肉食。”

这样丰盛无忧的生活,在世人看来的确算是很幸福了。可是佛陀接着说他的体验。

“比丘们,我虽然过着如此幸福的生活,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苦痛是什么滋味。可是,我常常在反思,人们都讨厌衰老,难道人可以青春永驻,能防止不变衰老吗?厌恶别人衰老,就不会厌恶自己有一天也会衰老吗?显然不行,这样一想,我的青春骄逸就被我斩断了。”

佛陀接着说病、说死,一一回到自身身上,然后一一否定。“比丘们,这些就是三种骄逸,青春骄、健康骄、长命骄。有如此的反思,才会有舍弃。”

从经中的话语来看,这才是佛陀亲身经历的反思,自然而然,从鲜活的生活慢慢反思,一步步加深,从而才有出家的选择。并不是偶然的出游,就有什么慈悲心,利他人之心,这是很不自然的行为。

并且,出家也不是佛陀始创,而是古印度原本就存在的一种主流的观念,当时叫做沙门行乞。另外一种思想观念可能更流行,那就是努力成就转轮圣王,即是佛经中无数次提到的转轮圣王,拥有完美身相和完美品行的最理想的王者。

有人就要问,为什么佛陀不会向第二条道路走去呢?不去成就理想的王者呢?

这就又回到释迦族的真实情况上来。关于释迦族,后来的人们都大加赞叹,那是因为出现了释迦牟尼。但是佛陀没有成道之前,释迦族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部族团体罢了,且是依附在他国之下,岌岌可危。

后人因“一人成佛,鸡犬升天”而杜撰的国王、王子的故事,万万要不得。佛陀的父亲净饭王虽称为王,但王在那时,只不过是部族里面一个相当于议会成员的存在,释迦族只是个像共和制的团体罢了。

当时古印度有十六大国,释迦族不但不在内,且处在印度北方的山脚下,一点也不出名。只不过,佛陀的家,在当地,算是比较富有,属于富人,但不属于贵人。在阶级固化的古印度,佛陀的家族属于普通的家族,没有高贵可言。

因此,当时另外一股主流思想,想当印度理想的王,这种思潮在北印度山区,几乎忽略不计。

佛陀身在俗世中,在外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沙门思想的影响,在内自身又不断地反思自己,终于达到了出家这个临界点,那就自然而然出家了。

而关于出家,佛陀又说了一段意义非凡的话:“比丘们,出家行乞的生活,是一种下端的生活。但还是有很多真知灼见的人们,欣然去过出家行乞的生活,因为这种生活有它卓越的意义。出家行乞并不是因为国王大官的强迫,也不是土匪强人的逼迫,或者因为负债,或者因为生计困苦,或者因为恐惧。这些都不是。而是因为人们沉沦于生老病死、愁悲忧恼等种种苦痛之中,为苦痛所包围。为了消除这种苦痛的聚集,人们才因此出家行乞,追求正道。”

关于佛陀出家,就说这么多。在这里,再一次想到,像佛陀那样幸福之人,都能一心向道,关于舍,我们似乎比较怯懦。耶稣也说,如果一心想同时求得神圣和富贵两种东西,那还是趁早放弃一样。

圣人的伟大,有时候在于伟大的抛弃,而非竭力获取。